Search
EN
Back to all

小孩會吸收著父母的情緒長大。从倒数黄金10秒开始調整好自己的情緒

孩子像塊海綿全然吸收,如果孩子經常看見大人情緒失控,他們會學到失控,孩子年紀再大一點,就會模仿你管理情緒的方式,甚至反抗你的方法。時間一但久了,你就將面對一個戲劇性、情緒強烈的孩子   因為你天生就有更強烈的情緒反應,身為父母,你的感覺會更為深刻,你需要成為情緒調節的專家。因為你的深刻處理,一旦好好思考過情緒調節之後,我相信你會比別人都更擅長調節自己的情緒。 

 

情緒調節

因為你天生就有更強烈的情緒反應,身為父母,你的感覺會更為深刻,你需要成為情緒調節的專家。因為你的深刻處理,一旦好好思考過情緒調節之後,我相信你會比別人都更擅長調節自己的情緒。

「情感調節」和「情緒調節」是心理學的花俏名詞,指的是當情緒自然湧出時,任何你有意無意間嘗試改變情緒的方法—增加、延長、減少某種感覺,讓情緒合乎時宜。人類腦子的設計原本就很擅長做這件事,高敏人的腦子更是如此。你可能因為活了這麼多年,已經知道不少情緒調節的方法了。但是更加意識到這件事總是會有幫助。

 

 

或許,支持你熟悉情緒調節方法的最大理由,是你可以教導孩子。如果他們經常看見你情緒失控,他們會學到這就是對情緒的反應,於是你的餘生都將面對一個非常戲劇性、情緒強烈的孩子。孩子的天生氣質也是一大因素,但是如果你有一個情緒強烈的孩子,你和孩子就更應該發展情緒調節能力了。

嬰兒的情緒調節完全仰賴於你—照顧者是唯一可以增加、延長、減少嬰兒哭泣、飢餓、各種疼痛、喜悅和滿足的人。對於這些情緒,嬰兒基本上沒有任何控制。幼兒也需要協助,以調節恐懼、憤怒和苦惱,例如無法得到他們認為一定要有的東西,或是他們以為永遠失去了某個人或某樣東西,你得教他們誰會回來,或是什麼東西會還給他們。

年紀較大的孩子也會模仿你管理情緒的方式,有時則會反抗你的方法。例如,他們可能用戲劇性的表達取代控制。不要忽視孩子的天生個性與氣質。他們是否有良好的情緒調節並不完全是基於你給他的教養。

要記得,所有的父母在回頭想的時候,都有一些他們但願用不同方式做的事情。事實就是:每個人都有一些尚未完全解決的「課題」,並以某種形式傳遞給了孩子。
 

調節,但不要壓抑或強加於人

孩子成長時,會學到什麼情緒讓他們感到快樂—想要增加或延長,例如笑與分享—並開始學習停止感覺他們不喜歡的事物。你可能希望確保你沒有消除孩子心中這些有「色彩」的情緒。

雖然我說過,高敏人感覺更多,但是有些高敏人可能很早就成為遮掩強烈情緒的專家了。在不讓男性表達情緒的文化中的男性尤其如此。甚至,某些家庭或整個文化都不允許表達強烈情緒或某些情緒。

如果你想一想,就會發現在你家和所有家庭裡,有些情緒會受到鼓勵,其他情緒則會受到壓抑。某些家庭可以接受憤怒,但是無法接受哀傷。有些家庭則能夠接受恐懼,不能接受喜悅。諸如此類的。你可能要想一想,你的家庭無法接受的情緒是什麼?因為你可能沒有學到處理這些情緒的方式,只能不再感覺。如果你是這樣子的,要記得提升你的覺察力,或是增加這些情緒的表達。這也是一種情緒調節。

大家可能都希望自己和孩子有需要時,可以擁有所有的情緒。情緒是我們內心和身邊發生的事情帶給我們的訊息。情緒告訴我們,我們需要什麼、想要什麼,有時候則是經由「感覺對方的情緒」而知道別人需要什麼、想要什麼。壓抑情緒不但會使你錯過重要訊息,封閉的身體也會產生生理反應,變成慢性疾病。

另一方面,感覺情緒壓力太大、失控,對我們也不好。原因很多。有時候我們不想要強烈的情緒反應。我們必須在「敞開心扉面對感覺」和「控制情緒表達」之間找到正確的平衡。我們大部分人通常會傾向其中一邊,平衡是一項挑戰。但是一旦你知道自己的感覺,就可能控制在何處、如何和花多久時間來處理自己的情緒了。有時候,我們想要改變感覺,才能好好工作或完成目標(也就是保持平靜,讓你可以幫孩子穿好衣服上學去)。

有時候,我們甚至試圖把某種情緒調節的方法養成習慣,讓我們自己擁有某種個性。如果我們需要自己的個性是寧靜、相處有趣、慈悲、樂觀、友善、有禮貌或只是很開放,我們會試著朝這個方向塑造我們的情緒反應,這些反應在你身上很真實,但也許背後有著某種人生價值或態度。我猜,高敏人特別會重新調整自己的情緒反應,可能非常擅長於此,大家不只說你非常敏感,還會說:「你好平靜」或「你真的很好笑」或「你真是一位慈悲的人」。你可能本來就是這樣,但是你也可能是朝著你選擇的情緒方向成功調節了你的個性。

 

 

AngelinChoice 锦囊:

如果发生冲突时,带着情绪说教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怒气,父母可以内心倒数黄金10秒 让怒气情绪流动中逐渐消失,结果会因此而改变哦,加油!

 

Comments
Write a comment Close